泉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简要介绍?
世界级“非遗”项目
●南音
●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(闽南民居)营造技艺
●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
●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
●送王船——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
泉州历史文化遗产有:南曲、梨园戏、泉州提线木偶戏、高甲戏、布袋戏、泉州工艺美术、泉州武术。泉州既保存了丰富的中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互相交融的珍贵遗产,又保存了众多的民间习俗。
泉州是10—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,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,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、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。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:九日山祈风石刻、市舶司遗址、德济门遗址、天后宫、真武庙、南外宗正司遗址、泉州府文庙、开元寺、老君岩造像、清净寺、伊斯兰教圣墓、草庵摩尼光佛造像、磁灶窑址、德化窑址、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、洛阳桥、安平桥、顺济桥遗址、江口码头、石湖码头、六胜塔、万寿塔。
泉州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,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。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开元寺、诚品书店、湄洲岛城隍庙、清源山风景区、泉州海丝博物馆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、安海古城遗址等。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泉州在历史上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地位,也是人们了解和研究泉州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。
这些遗产不仅承载着泉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,也为泉州的发展与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。
泉州世界文化遗产?
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项目成功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在项目的22处遗产点中,就有一处是我国仅存的古海关遗址——泉州市舶司遗址。这对保护和修复中国海关历史物证,传承中国海关历史文化有重要作用和意义。
“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,大批商人云集这里,货物堆积如山……”公元13世纪,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古城泉州如此描述。泉州是10—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,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,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,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、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。
泉州市舶司设置于宋元祐二年(1087年),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,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开放口岸。市舶司专掌番货、海舶、征榷、贸易之事,以来远人,通远物,也就是承担船舶管理、货物监管、征税缉私、招徕迎送等现代海关、商务、港务、外办等职能。
泉州市舶司历经两宋、元、明三朝,于明成化八年(1472年)迁置福州,前后达385年之久。据海交史专家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介绍,泉州市舶司一经设立,给当地海商提供进出口贸易便利,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财富,泉州市舶收入占当时全国一半的市舶收入。
泉州市舶司见证了泉州在宋元时期“云山百越路,市井十洲人”“涨潮声中万国商”“船到城添外国人”“梯航万国”的繁荣景象,目睹了泉州港崛起为“东方第一大港”的辉煌。据《泉州海关志》记载,宋元明三代对海外贸易管理严格,国内外商人从泉州港出海或靠岸,必须先赴市舶司登记,凡从海外运货抵港,要先经市舶司抽分博买,即征收关税,否则没收船货并治罪。在宋初,泉州已是“蕃舶之饶,杂货山积”。在元代泉州海外贸易更是达到极盛,泉州对外通商的国家和地区由南宋时的58个增至98个,进口商品主要以香料、药物为主,出口商品则以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。而且最多时进出口货物在四百种以上。
泉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以泉州申遗成功为契机,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市舶司文化,不断增强新时代海关人的历史自信、文化自信。同时,要结合新发展阶段、新发展理念、新发展格局的要求,坚持防疫情和稳外贸并重,从海关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,不负历史、不负韶华,主动融入泉州“海丝”先行区建设,为服务泉州口岸高水平开放、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食非遗_游非遗_寻非遗,本文标题:《泉州22个遗产点介绍_泉州22个遗产点介绍作文650字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